近年来,稳定币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关注。稳定币作为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具有价值稳定的特性,在跨境支付、DeFi 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本轮周期中,RWA 的表现亮眼,无论是传统金融界的投资机构 ( 如贝莱德等 ),还是 web 3 出身的机构 / 组织 ( 如 Sky(原 maker DAO)等 ) 纷纷入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都关注到了这一赛道。逐渐形成震荡上涨趋势。
此外,金管局还推出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以便与业界就拟议监管要求交换意见。 首批参与者名单已于 2024 年 7 月 18 日公布,包括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由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Animoca Brands Limited 和香港电讯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最近,在 2024 年 12 月 6 日,政府在宪报刊登了《稳定币条例草案》,旨在为香港引入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监管制度,来完善虚拟资产活动的监管框架。
新加坡(亚洲)
根据新加坡的《支付服务法》,稳定币被视为一种数字支付代币,其发行和流通需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许可。MAS 为初创公司提供监管沙盒,测试稳定币相关的商业模式。
日本(亚洲)
在 2022 年 6 月,日本修订了《支付服务法》(PSA),为稳定币的发行和交易设立了监管框架。根据修订后的 PSA,完全由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被定义为「电子支付工具」(EPI),可以用来支付商品和服务的费用。对发行的机构有具体的要求,即:只有三种类型的机构可以发行稳定币:银行、资金转移服务提供商和信托公司。而想要开展稳定币相关业务的机构必须先注册为电子支付工具服务提供商(EPISP),才能获得提供服务所需的必要牌照。
巴西(南美洲)
BCB 行长罗伯托·坎波斯·内托(Roberto Campos Neto)在 2024 年 10 月表示,计划于 2025 年对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进行监管。而 2024 年 11 月,BCB 提出一项监管提案,建议禁止用户将稳定币从中心化交易所提取至自托管钱包。而据悉,在 12 月 BCB 金融系统副主管表示,若能改善交易透明度等关键问题,央行可能会撤销禁令。
总结
此外俄罗斯金砖国家也有考虑将加密货币作为跨境融资的结算方式。总的来看,无论是为加密公司设置监管沙盒,还是从稳定币的不同的特性界定类别入手,在未来都会出台越来越多的稳定币的监管政策。而跨境支付也似乎将会成为稳定币最广泛应用的场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