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ACT归零引发山寨币519式崩盘,散户紧急清仓策略解析

最新动态 2025-04-02 12 次浏览

市场血流成河

4月1日18:32,币安交易所的ACT/USDT交易对突然出现超过4000万枚代币的抛售订单,价格在1分钟内从0.19美元直线暴跌至0.12美元,跌幅超35%,随后的几分钟里迅速下跌,截止发稿ACT报价0.07美金。这场“断头铡”式崩盘迅速引发连锁反应:

数据显示,ACT在币安约有1亿美元的集中持仓,其中7300万美元在短短15分钟内被抛售,表明主力资金可能在高位出货。相比之下,该代币在其他交易所(如Bybit)的持仓仅800万美元,显示其流动性高度集中在币安,加剧了价格波动。

交易所政策催化:杠杆调整成“最后一根稻草”

币安于暴跌前3小时发布公告,将ACT的U本位合约最大杠杆从50倍降至20倍,并要求用户补充保证金。这一调整导致两个致命后果:

  • 高杠杆多头被动平仓:持仓量骤减引发价格螺旋下跌;
  • 网格策略强制终止:算法交易机器人的离场进一步抽干流动性。

值得关注的是,币安在2025年牛市期间上线的新币种中,超90%已从高点下跌逾90%。

交易所对项目方代币经济模型的审查缺失,客观上助长了“上市即巅峰,巅峰即归零”的恶性循环

2022年5月崩盘的重演?

 

本次事件与2022年5月的市场崩盘存在惊人相似:

  1. 做市商撤退:彼时Jump Trading等机构提前撤离UST流动性池,此次Wintermute的清仓被视为危险信号;
  2. 杠杆连环爆:三箭资本等高杠杆机构因清算引发多米诺效应,如今币安的保证金调整、封锁做市商或再现同样剧本;
  3. MEME币泡沫破裂:上轮牛市的SHIB、DOGE等代币最终跌幅超90%,当前新MEME币的暴跌路径如出一辙

不过,本轮市场存在两点差异:

监管介入更深:SEC与做市商的会晤暗示合规压力升级;

流动性更脆弱:牛市后期资金集中于少数赛道,山寨币流动性较2022年进一步恶化

当狂欢落幕,谁在裸泳?

 

ACT的暴跌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加密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当交易所沉迷于上币狂欢,项目方醉心于市值炒作,监管机构徘徊于合规模糊地带,散户投资者注定成为结构性困局的牺牲品。

正如某社区KOL所言:“牛市是项目方的提款机,熊市是交易所的收割机,而横盘期则是狗庄的捕兽夹。”在这场负和博弈中,唯有认清市场本质、坚守风险底线,方能穿越周期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