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减仓了大部分多头头寸。”
机构在买,以太坊在涨,但山寨币……依旧像被遗忘的孩子。
八月,机构已穿好“救生衣”
Eugene 的话语平静,却让人后背发凉:“保持防御姿态。”
换句话说:
风暴来不来不确定,但我已经穿上救生衣。
回顾历史,8月在加密市场的记忆并不美好:
2022年8月,以太坊单月暴跌20.5%,全市场蒸发1400亿美元;
2023年虽侥幸平稳,但老牌操盘手都明白,历史走势就像一本不断修订的“死亡剧本”。
Eugene 的潜台词很明确:今年绝不会盲目乐观。
山寨币狂欢?只是散户的错觉
打开 CoinMarketCap,满屏飘绿的山寨币仿佛在唱着“百倍神话”的老歌。
但真实数据很残酷:
以太坊月内已涨18.2%,吸引了绝大部分机构资金;
山寨币市场冷清,几乎没有明显资金流入。
Eugene 直言:
“本轮山寨季,可能是史上最弱的一次。”
机构不是来扶贫的,他们只咬住 ETH 这块最肥的肉。
曾经蹭热度的山寨币,如今就像后妈养的孩子,既没人疼,也没人投。
想象一下画面:
大型基金正用推土机把钞票运进以太坊仓库,而旁边的山寨币摊位,只剩几个小贩孤独喊单。
生死八月:散户与机构的两条路
当市场的掌声都集中在 ETH 身上时,山寨币的命运已经写在剧本里:
-
大资金只买 ETH
巨鲸地址本周向 Binance 转入近9万枚ETH(约3亿美元),机构在行动,用资金表态谁是“亲儿子”。
-
散户守着幻想
很多人还捧着一堆非主流币等“解套神话”,却没意识到流动性已经枯竭。
-
风暴前的气球
山寨币市场就像一个被打满空气的气球——
当大玩家收起打气筒,甚至拔掉气门芯,剩下的只有等待破裂的沉默。
活下来,才是赢家
Eugene 的提醒一针见血:“八月凶险,聪明钱早早穿上防弹衣。”
当浪潮退去,不是每个人都有船:
有的人提早上岸,稳坐甲板;
有的人还在海里追着泡沫,以为下一波浪会带他回家。
历史一再证明:
真正的赢家,不是赌百倍神话的人,而是提前识别剧本、系好安全带的人。
八月的考卷已经摊开在每个交易员面前。
散户若还沉浸在“山寨季”的幻想里,也许只能等风暴来临时,才明白自己一直在裸泳。
黎明前最深的夜,总伴随着最清晰的足音。
跟着“聪明钱”的轨迹,或许才是穿越风暴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