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尚未急于对冲
根据 Volmex 发布的比特币 30 天隐含波动率指数(BVIV),截至周三,该指数已降至年化 36.5%,为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的最低水准。尽管近期美国经济数据释出停滞性通膨(stagflation)风险讯号,但比特币期权市场尚未出现明显的避险情绪。
在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下降通常代表交易者对未来价格剧烈波动的预期减弱,对避险工具(如期权)的需求也相对降温。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美股市场,CBOE VIX 指数(用于衡量 S&P 500 的 30 天波动率)已从上周五的高点 21 回落至 17,显示整体风险情绪并未扩散。
然而,这样的观察与 Derive 平台研究主管 Dr. Sean Dawson 的分析形成对比。根据 本站 此前报导,Dawson 指出,比特币期权市场出现卖权未平仓数量为买权近 5 倍的明显偏空结构,其中大量部位集中于 95,000、90,000 和 80,000 等较低的履约价,显示有相当多的交易者押注或防范比特币回落至 100,000 以下。
乍看之下,两者观点看似矛盾,但其实反映的是期权市场的不同层面。Sean Dawson 所说的这些偏空部位中可能有许多并非出自避险需求,而是来自卖方策略(如投资人卖出价外卖权,只要比特币没有真的跌到这些价位就能赚取权利金)。
当市场上的这类「保守收益型策略」占比上升,反而会压低隐含波动率,因为期权市场感受到的是「稳定、不紧张」的情绪。也就是说,即使有人在做防线部署,整体市场对剧烈行情的预期其实很低,这也是为什么波动率可以在偏空仓位堆积的情况下,仍然持续下探。
比特币波动性与价格打破传统「正相关」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价格自去年 11 月以来已从 70,000 升至 110,000 以上,但波动率却持续下滑,显示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
传统上,比特币价格与波动性呈正相关: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波动率同步扩大。然而,近月这种关系出现反转,分析人士指出,这与市场对结构性商品(如售出价外期权的收益型策略)需求升温有关。
波动率「牛市式压缩」成新常态?
分析认为,这种「价格上涨、波动下跌」的反向变化,使比特币愈来愈像传统金融市场的资产行为模式。在美股中,类似情况常出现在稳定上涨的牛市阶段,投资人追求「收益策略」而非「波动套利」,进一步压抑期权定价。这表明,比特币市场可能正迈入一种新常态:即便价格走高,期权市场仍不急于定价未来大幅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