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国内项目朋友对我说:
“我们不敢做币了,现在只能在香港注册壳公司,用海外投放的钱推‘合规产品’,连朋友圈都要先审稿。”
我听完只说了一句话:
“币圈已经不是去中心化世界,是全球分区对抗的前哨。”
“全球化叙事”正在退潮
曾几何时,Web3最大的浪漫就是:去国家、去身份、去监管。
但现在:
• 美国发起《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直接管定交易、托管、清算;
• 欧洲MiCA监管启动,统一审计、合规门槛;
• 香港稳定币牌照即将执行,不接受未授权项目;
• 国内态度很明确:反洗钱、反虚拟交易、反个人炒币。
你还觉得Web3是个“自由世界”?
醒醒,这是分区作战的“国际加密新冷战”。
项目方必须选边站了
如果你是项目方,这时候你要开始问自己:
• 你注册在哪?你的壳是不是安全的?
• 你打算服务谁?国内散户还是海外DAO?
• 你打的是RWA叙事、监管叙事,还是彻底匿名投机路线?
不同国家有不同游戏规则,你不能再指望“发币全球通”,更别想着“谁都不管我”。
从此之后:
你的链上合规路径,就是你的生死路线。
普通人也得开始建立“地缘认知”
如果你还在幻想:“我买哪个币更赚钱”,你就已经落后了。
你要开始思考:
• 这个项目的运行环境在哪?
• 它服务哪个市场?有没有地缘风险?
• 它的盈利和合规模型,是偏欧美监管还是东亚灰色地带?
别忘了,去年FTX倒下后,很多项目不是死在“没钱”,而是死在“触雷”。
认知结构 = 风控。
⸻
写在最后:
币圈不会再回到“无国界的幻想乐园”了。
全球监管不是收紧,而是定向分流:
谁玩哪一套、在哪玩、怎么玩,已经不再是你说了算的事。
我们要做的,是更有判断力、更有边界感、更有现实感地参与。
有需要找fifi哦~